杨胜刚、姚小义编著的《国际金融(第4版)》是在第三版基础上修订而成。第三版为“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本教材第二版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国家级精品课程配套教材。本教材自2005年首次出版以来,被国内100多所高校使用,第二版累计发行量超过10万册。
本次第四版修订遵循教材编写的前瞻性、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原则,广泛听取了兄弟高校从事国际金融学课程教学骨干教师的宝贵意见,并吸收了国际金融理论的最新成果和国际金融市场发展的最新变化。全书以对外经济交易所涉及的国际金融微观行为和宏观协调为主线,主要围绕三个教学目标展开:掌握国际收支、外汇汇率、汇率制度、外汇储备、国际金融市场、国际金融协调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外汇交易业务、国际金融风险管理业务的知识和技能;系统而准确地理解国际收支平衡、汇率决定、国际资本流动、国际金融危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等现代国际金融理论的最新进展。
本书适用于高等院校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等专业“国际金融”课程,同时可以作为经济类、管理类各专业学生报考金融学专业研究生的复习参考书。
杨胜刚,1965年生,湖南常德人,国际金融与比较金融方向带头人。现为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出版《台湾金融制度变迁与发展研究》等著作7部;在《世界经济》、《金融研究》、《国际金融研究》、《经济学动态》等刊物发表论文80篇。
1 人物简介
杨胜刚,1965年生,湖南常德人,国际金融与比较金融方向带头人。武汉大学经济学博士、厦门大学金融学博士后、台湾大学经济学系访问学者。现为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金融学会理事、湖南省金融学会常务理事、湖南省地方金融协会副会长、湖南省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联合会常委、中国国际贸促会湖南分会特邀顾问、中国国际总商会湖南商会特邀顾问。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规划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重点课题等科研课题10余项;出版《台湾金融制度变迁与发展研究》等著作7部;在《世界经济》、《金融研究》、《国际金融研究》、《经济学动态》等刊物发表论文80篇;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霍英东青年教师(教学类)三等奖、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等荣誉称号及教学科研奖励10余项。
2 研究方向
金融学专业国际金融方向
主要从事国际金融理论研究(含港澳台金融发展、国际资本流动及行为金融理论)
3 个人履历
工作经历:
1985年7月毕业于湖南理工学院政治系并留校任教;
1990年9月—1992年7月在武汉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专业研究生班学习;
1992年9月—1996年7月在湖南理工学院政治系任教,破格晋升副教授;
1996年9月—1999年7月在武汉大学商学院攻读经济学博士学位;
1999年1月—1999年5月在台湾大学经济学系作访问学者;
1997年12月—2000年6月在湖南财经学院国际经济系任教;
2000年6月—至今在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任教,破格晋升教授,2001年遴选为博士生导师;
2000年3月—2002年3月在厦门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作博士后研究;
2001年7月—2001年8月在泰国朱拉隆昆大学作学术访问并参加APFA第八届年会;
2002年8月—2002年9月在美国加利福利亚大学富乐顿分校、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作学术访问;
2003年9月—2003年10月在英国诺丁汉大学、南岸大学作学术访问。
社会兼职:
中国金融学会理事;
湖南省地方金融协会副会长;
湖南省金融学会常务理事;
湖南省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联合会执行常委;
中国国际贸促会湖南分会特邀顾问;
中国国际商会湖南商会特邀顾问。
4 科研成果
课题:
1、《开放条件下资本外逃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
2、《海峡两岸金融交流及吸引台资政策与措施研究》 教育部“九五”人文社科规划项目
3、《金融全球化与海峡两岸金融整合研究》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4、《中国政策性银行发展趋势与监管》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重点课题
5、《科教兴湘战略的金融支持研究》 湖南省社科基金规划项目
6、《教育产业化过程中的金融支持研究》 湖南省科委科研项目
著作:
1、《海峡两岸经贸交流研究》(副主编) 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台湾金融制度变迁与发展研究》(专著) 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年版
3、《WTO与中国金融发展》(主编) 湖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资本外逃与中国的对策》(主笔) 湖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台湾金融发展论》(专著) 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6、《国际金融体系中的中国金融发展》(主编)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论文:
海峡两岸金融发展问题:
1、《台湾信托业的改革与发展》 《台湾研究》1999年第2期,独撰
2、《海峡两岸经贸交流面临的挑战及未来走向》 (台湾)《台北银行月刊》1999年第5期,独撰
3、《大陆证券法的规范与管理》 (台湾)《经济前瞻》1999年第7期,独撰
4、《台湾金融发展及其面临的挑战》 《台湾研究》2000年第4期,独撰
5、《大陆金融服务自由化:进展与问题》 (台湾)《经济前瞻》2001年第3期,第1作者
6、《台湾经济转型与21世纪海峡两岸经贸交流前景》 《国际经济评论》2001年第5期,独撰
7、《台湾公营银行民营化:进展与问题》 《国际金融研究》2003年第3期,独撰
8、《大陆资本外逃:现状、特征与对策》 (台湾)《经济前瞻》2003年第8期, 第1作者
9、《台湾地方金融发展研究》 《台湾研究》2004年第4期,第1作者
10、《台湾地方金融发展:历史进程与现实障碍》 《台湾研究集刊》2004年第4期,第1作者
国际资本流动问题:
1、《资本外逃与中国的现实选择》 《金融研究》2000年第2期,第1作者
2、《International Capital Movement and China’s Monetary Policy Adjustment》 8th APFA 2001.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view,2001.7,独撰
3、《国际资本流动对中国货币供应的影响及政策分析》 《世界经济》2001年第6期,第1作者
4、《中国资本外逃决定因素的动态计量经济分析》 《财经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3期,第1作者
5、《开放经济背景下我国反洗钱的立体监管网络研究》 《求索》2003年第3期,第1作者
6、《中国资本外逃规模估测的实证研究》 《湖南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第1作者
7、《开放经济背景下中国资本外逃的渠道》 《财经科学》2003年第4期,第1作者
8、《中国资本外逃的变化趋势》 《上海金融》2003年第8期,第1作者
行为金融理论问题:
1、《行为金融理论对传统金融理论的挑战》 《经济学动态》2001年第4期,第1作者
2、《行为金融、噪声交易与中国证券市场主体行为特征研究》 《经济评论》2002年第4期,独撰
3、《非理性的市场与投资:行为金融理论研究述评》 《财经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1期, 第1作者
4、《噪声交易、H指数与中国外汇市场效率》 《湖南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第1作者
5、《行为金融理论研究的新视野:行为博弈论》 《财经理论与实践》2004年第2期, 第1作者
6、《神经经济学及其应用》 《经济学动态》2004年第6期,第1作者
7、《行为金融视角下的公司金融理论》 《经济评论》2004年第3期,第1作者
5 科研获奖
1、全国优秀教师奖(2001) 独立
2、全国霍英东青年教师奖(2002) 独立
3、教育部第四届优秀青年教师奖(2003) 独立
4、《面向21世纪中部地区面临的形势及其发展战略》(论文)
湖北省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2001),排名第2
5、《国际资本转移的新趋向与中国产业结构调整》(论文)
湖南省“五个一工程”优秀论文奖(1999),排名第2
湖南省首届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优秀成果一等奖(2002),排名第2
湖南省第六届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2002),排名第2
6、《资本外逃与中国的现实选择》(论文)
湖南省第六届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四等奖(2002),排名第1
7、《台湾金融制度变迁与发展研究》(专著)
湖南省第七届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2004),独立
特别说明:本页面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对本内容有任何异议,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为您处理!
Copyright©2007–2025 www.100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圣才学习网 版权所有
全国热线:400-900-8858(09:00-22:00),18001260133(09:00-22:00)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